俗話說:助人為快樂之本,這是個被社會讚揚的價值觀。
像是扶老奶奶過馬路,或是上班路上幫同事順路買杯咖啡,都可能是日常中我們的快樂的來源(僅供參考,請找到自己的快樂出口)。但是新的研究顯示:當睡眠不足時,人們可能會變得比較不願意伸出援手、幫助別人,這其中到底是發生什麼事呢?
來自UC Berkeley的研究者Ben Simon與Matthew Walker於2022新發表的研究包含一系列實驗,來看看睡眠不足對於助人傾向的影響。
第一個實驗
他們邀請24位健康的自願者參與研究,以功能型核磁共振儀(fMRI)來看他們在不同睡眠條件下的腦區活躍變化。條件分成睡滿8小時後以及徹夜未眠後。實驗結果發現:在失眠的狀態下,人們產生同理以及處理社交任務的腦區The theory of mind network (ToMN)相較於睡飽飽的人,明顯的較不活躍。
根據實驗發現,Ben Simon說明此區的運作因為睡眠剝奪有很大的影響。失眠者可能會在需要對他人同理時因ToMN腦區無法運作而難以了解需求,變得較為冷漠。
第二個實驗
接著,他們邀請100位自願者參與研究,觀察他們的睡眠品質,其中參考指標有:睡眠時長、睡眠中間起來次數。接著進一步利用問卷方式詢問他們願不願意幫助其他人。題目像是幫忙按電梯等待別人進入或是協助街上受傷的人們。
實驗結果發現,睡眠品質較低落者,他們同時願意幫助別人的意願傾向也較低。
第三個研究
研究的第三個部分則是從另一角度切入,收集美國從2001到2016年慈善捐助資訊,來看可能因日光節約時間造成睡眠時間減短1hr是否造成影響。實驗發現,在某些州日光節約時間平均掉了約10%的捐款,相較於沒有日光節約時間的州(編按1),且這些不用調整起床鬧鐘的州,捐款數字上並未出現此趨勢。
研究員Walker認為:從實驗數據我們認為減少一小時的睡眠,確實某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內在的善良(kindness),並減少他們幫助其他人的動機與行為。
睡眠從許多面向影響我們的生活,生理、心理甚至社會層面,有數據顯示在已開發國家中,有超過半數的工作者回報在周間的睡眠不足,如果大家因此變得冷漠、不願意互助,這對於群體生活的人類族群來說,或許是個潛在的威脅。而睡眠的量與質同等重要,睡眠的時間點也影響著我們的睡眠品質。
在這邊延伸提供關於睡眠時間點的建議:
在Matthew Walker的著作:《Why we sleep》中有一個觀點:使我們清醒或睡眠各有一個驅力系統,分別為Awake drive與Sleep drive,彼此獨立但會互相影響。當我們睡覺時,睡眠驅力會逐漸減少;而左圖顯示當睡眠驅力與清醒驅力的距離很短時,會讓我們變得清醒;反之,當睡眠驅力與清醒驅力距離越大,我們則越想睡,正如上列右圖所示。其中腺苷(adenosine)扮演著重要的腳色。
當我們清醒時,大腦因持續活動會不斷產生腺苷(adenosine)。在啟動睡眠的機制中,有一類型是當腦中的腺苷濃度增加到一定程度,與腺苷受體(adenosine receptor)的結合會降低神經活動使大腦進入睡眠狀態。而當一進入睡眠狀態,腺苷的濃度因代謝速度變慢而減少, 大腦的神經活動會漸漸活躍,我們也就跟著清醒過來。而在腺苷濃度高產生的所謂「想睡的感覺」,對於平時可能有失眠或難以入睡的人來說是重要的。
有些人在午飯後覺得很睏,因此睡了一個香甜的午覺。若這個午覺睡得過久,消耗過多的腺苷,可能因此造成晚上睡不著、甚至睡眠品質低落。這道理跟我們在假日想要補眠,一路從晚上睡到下午進而導致晚上睡不著是類似的。因此建議午覺盡量要距離晚上睡覺時間8-10小時,且盡量不要超過30分鐘。
儘管願不願意幫助人受到許多因素影響,但有越來越多研究證據顯示,睡眠不足對於人生活會產生負面影響。
所以請將看完文章的你,今天早點上床休息吧!
編按1:沒有日光節約時間的州有Arizona 與 Hawaii。
Reference: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Berkeley. “Sleepless and selfish: Lack of sleep makes us less generous: Study using fMRI and assessments of sleep-deprived show decreased desire to help others.” ScienceDaily. ScienceDaily, 23 August 2022.
-
Eti Ben Simon, Raphael Vallat, Aubrey Rossi, Matthew P. Walker. Sleep loss leads to the withdrawal of human helping across individuals, groups, and large-scale societies. PLOS Biology, 2022; 20 (8): e3001733
-
WALKER, MATTHEW (2017) WHY WE SLEEP. NEW YORK: SCRIBNER. P. 31-33 FIGURES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