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設計公司Shakuro的使用者體驗設計師Moses Kim,預測2019年的UI/UX設計趨勢,總結則認為設計最重要的原則和趨勢就是真誠。
瀏覽器越來越強大,網站設計也要跟著進化
瀏覽器不僅是上網的工具,也是傳遞影響力的一種手段。現階段的瀏覽器正在變得更快、更強大,也更有吸引力。網路和行動瀏覽器功能的提升,縮小了概念設計和現實之間的鴻溝,可惜的是,網站的進化在 2012 年停止了(如下圖所示)。就算瀏覽器本身的功能和設計很完美,如果使用者藉由瀏覽器訪問了一個糟糕的網站,就會經歷一次糟糕的體驗。我們必須致力於更好的網站設計來展現當前瀏覽器的潛力。
強化產品或品牌定位的動畫設計
瀏覽器性能日益強大,正在為動畫的普及提供可能性。不要把動畫簡單看為一種「會動的元素」,而是一門融合設計、心理學和生物學等多領域的專業設計知識。動畫成了一個設計機會點,可傳達更多資訊,不僅僅是展示內容和填補空白。但是,任何東西都需要放到特定的背景中去理解,包括動畫,作為一個設計師,你能理解動畫的意思,但是使用者不一定能明白。如果我們設計的動畫和產品定位不相符,或者產品根本就不需要動畫,就算再有創意的動畫,也得忍痛捨棄。
3D立體介面
3D渲染和CG增強的圖像效果早已存在一段時間,但基於因為對速度、性能、可訪問性的綜合考慮,設計師一直在UI設計中慎用複雜的3D效果。不斷優化的瀏覽器正在讓這種奢望變成可能,視覺特效能讓網站看起來像電影一般。這種3D設計對於那些涉及「複雜過程」的產品尤其有利,3D視覺化可以讓使用者輕鬆理解。擁有新型強大晶片的手機端,不僅讓3D渲染成為可能,還能讓3D融於介面中,這對於小螢幕來說也算是個神助攻。
扁平設計的深度與維度
平面UI設計成為主流趨勢已經超過5年,這期間並沒有太大變化。最近,我們發現了一個明顯的改變,在不改變平面設計本質的基礎上,突出了深度與維度的重要性。增加平面設計維度的主要方式是藉由各種陰影、光的定位以及反射來實現,或是使用傳統的設計工具,如Principle和After Effects軟體,建立模擬3D的運動模式。
超現實插畫風格
更好的技術如果不能讓用戶產生情感共鳴,設計就毫無意義。風格強烈的插畫就是為了保持新鮮感來引起關注,2019 年會有更多類似這種前衛和超現實的設計。儘管這種超現實風格能引起注意,但並不是所有的公司和產品都能適用,這種超現實風格更適合一些設計漸趨中立的傳統品牌,可代而耳目一新的效果,規模較小的公司或平時宣傳曝光少的公司並不適合,為了品牌好感度,這些公司需要謹慎行事。
漸變 2.0,突出明亮和黑暗
新螢幕讓色彩顯現更加優秀,設計師正探索漸變色在「審美」和「可用性」上的平衡。漸變色不再只是為了搶奪注意力,也在為介面帶來深度和維度。在漸變 2.0 時代,我們會看到更多的顏色、圖層組合。即使是單一色彩,透過不同的色調、亮度等調節,也能展示一種具有深度的多維視覺美感。 在黑暗背景中應用鮮豔的顏色和有意義的漸變設計,會使得設計更加突出。我們會採用人類學的研究方法來探討黑暗主題的作用,以及它使得設計突出的原因。那些能夠在黑色的主背景下,利用各種鮮豔顏色進行設計,並且還能與黑色主題保持和諧的作品,有可能成為明年的最佳設計。
智慧適應各種閱讀環境的可變字體
過去字體被認為是一種調節度有限的靜態元素,設計師和文案需要在高度、筆觸、字母寬度的框架下考慮易讀性。如果設計師需要多種類型的字體,就要提前準備好各類型的字體文檔。不過現在有了「可變字體」,只需要一種文檔就可以了。在某些設計場景中,設計師們不得不絞盡腦汁把文字縮小,同時還得保證文字的易讀性,不影響在螢幕上正常觀看,或者為了填滿空間,需要拉長文字,可變字體則可以適應設計中的任何文本框。智慧可調的字體多久之後才能成為一種行銷手段?當設計字體能夠適應數位環境的各種微妙之處,是否能操控讀者的注意力?拭目以待。
設計工具Figma的崛起
學習編寫程式的目的不是培養一個萬能設計師,而是幫忙設計師更愉快地設計產品。設計時往往需要考慮作業系統、集成電路、插件、記憶體、同步、協作等各種變量,設計師們希望這個流程能變得更簡單,讓注意力多集中在設計本身。擁有Sketch和Adobe XD所有功能的Figama,就是一款提升設計效率的工具,2019年將會有更多強大功能出現。即使Figma是一款功能強大的優秀產品,如果不能合理使用而有損使用者利益,最終也會走向消亡。對於產品設計者而言,除了為使用者打造工具,還需要觀察使用者如何使用這些產品,在使用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Figma是否能保護使用者不受暗黑UX、糟糕的設計和假新聞等負面因素的影響呢?
語音介面
語音互動最大限度地實現了無介面的概念,這個過程與程式設計、使用場景和綜合數據等因素有關。大多數情況下,傳統的設計與語音體驗設計並無太多共同之處。到 2019 年,會有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從單純的設計美學工作,轉移到有關語音UI設計的工作上來,這是十分有意義的,我們有望見證語音設計工作的深度化。語音UI最大的挑戰不是人機互動,而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在很多方面,人與人之間都很難相互理解和溝通,這個挑戰必須由更加智慧的技術與設計來協調。
使用者體驗寫作設計(UX Writing)和使用者體驗編輯設計( UX Editing)
長久以來,產品的設計文案充滿了一種胡言亂語的自負、自戀感,還帶有一些艱澀的專業術語讓人難以理解。使用者體驗寫作設計基於兩個簡單的原則,即尊重和有用。文案要簡潔,簡潔就意味著尊重使用戶者時間,而不是設計師自己的世界。文案內容要清晰,避免用戶產生歧義而有不好的體驗。文案表達還要真實,不能為了隱藏產品的缺陷而欺騙。
產品設計師會獨立發展為一個職業
使用者體驗設計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是跨行業進行服務設計的一部分。尋求服務設計,就像從一個具有良好口碑的供應商那邊購買零件一樣。但並不是所有的設計服務都像購買東西那麼簡單,大部分公司都是產品型公司,這樣的公司對設計服務的要求需要更深層次的理解。這類公司需要深入到公司團隊的「產品設計師」,利用所有可利用的數據以及各種系統工具為公司服務,產品設計比服務設計具有更明顯的優勢,因為產品設計需要更深層次的分析能力、測試決策能力等綜合能力。
到最後,我們發現關於設計最大的趨勢其實就是「真誠」。無論多麼花俏浮誇的設計,沒有什麼能比得上設計的初心,設計的初心就是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