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該逝去的4種零售店設計概念

關注於商業與創新的媒體Fast Company,藉由對零售體驗發展的反思,提醒企業不要只是追求社群媒體上的爆紅,更該解決顧客的購物痛點。

 

1. 不要再有為了Instagram而生的快閃店

市面上充斥著太多為了讓顧客拍出美照上傳社群媒體的店面設計,風格和表現手法越來越像,顧客拍照上傳後,往往不會記得銷售的是什麼產品或服務。
僅僅引起顧客關注是不夠的,你需要為自己的品牌和產品說些有意義的話,甚至創造出真正能改善生活的產品,你就只要在店裡向顧客介紹產品就夠了。
 

2. 不要再開單色商店

品牌試圖在商店中吸引顧客注意力的方式之一,就是玩弄色彩,這導致了單色商店的潮流。雖然單色商店散發出現代藝術畫廊的氛圍,但它們已成為一種疲憊的陳詞濫調。
更有問題的是,在這樣的商店裡,形式很容易凌駕於功能之上。如果顧客進入商店的目的,是要試用他們在網上看到的產品,可能會發現很難找到這個品項,因為商品陳列是以顏色來取代更好搜尋的產品類別。
 

3. 減少華而不實的體驗

如今,零售產業正試圖透過「體驗」吸引客戶遠離如穿著睡衣就能夠物的舒適體驗,體驗的門檻越高,似乎越能吸引顧客在社群媒體上炫耀發表。
這樣的體驗有助於經營品牌,但是否能夠成為持續經營的零售模式,仍有待商榷,它可能只是個短期炒作的活動,而非能長存的商業模式。
 

4. 別再用變形的概念來隱喻商店

Nike稱旗下新型態旗艦店為House of Innovation、Apple稱自家零售店面為town squares,這是一種流行,這些場域本質上還是在銷售某些服務或產品的商店,只是體驗有了一些改變。
或許是因為傳統店家不再具有吸引力,零售設計師必須抓住新的隱喻來和顧客溝通,但還是要回歸到體驗本質的改變,不是改改名稱就好。

 

資訊來源:Fast Company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