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科技應用不斷成形,我們將會生活在怎樣的未來世界?長期關注矽谷新創發展的研調機構CB Insights給出了15種可能答案:
- 因應Uber、Lyft等共乘經濟的威脅,傳統車廠及新創企業都開始將「租賃」作為一種車輛的所有權形式。
- 在人工智慧應用迎來大爆發之際,人工智慧晶片領域發展方向尚不明朗,中國和美國正在爭奪這塊市場的領導權。
- 萬人參與的實況益智問答App「HQTrivia」爆紅,意味著多人同步線上社交媒體(Massive simultaneous online social communities,MSOCs)將大量湧現。
- 川普的減稅政策將吸引大型科技企業的資金回流美國,這些資金可能會被用於併購、投資研發或設立新的子公司等,給科技界帶來新活力。
- 各國考量到與國土安全相關的技術與數據具有敏感性,對於科技企業跨國併購與合作的管制會更趨嚴格。
- 數位服務不斷爆發駭客入侵事件,人們對於企業的資安防護疑慮倍增,將出現更多直接服務用戶端的資安產品。
- 按秒計費的雲端運算服務開始流行,意味著使用成本會大幅度降低,個人用戶及小型公司將有機會接觸到最驚人的運算能力和數據存儲服務。
- 運動健身不再限縮於健身房裡,智慧聯網硬體、直播媒體應用、運動自助吧…..,科技界為健身提供了更多新選擇。
- 智慧藥物開始通過監管上市,其侵入性比傳統診療方法更小,且不需要多位醫護人員持續看護。目前,監管機構批准這些藥物的速度不快,但未來幾年將會有更多的智慧藥物誕生。
- 為寵物打造的科技產品越來越多,從飲食、居住、如廁到訓練、醫療,甚至連專用電腦都有。
- 實體零售在電商的競爭壓力下,已經開始向新型態轉型,大型商場開始去中心化,讓交易散落在貼近消費者生活的各種場景當中。
- 全像投影將成為擴增實境的新載體,在個人裝置、軍事工業、救災演習、舞台表演等領域都可看到相關應用。
- 3D列印將從新奇事物邁入實際商用,有助於降低生產成本,替代傳統供應鏈。
- 科技將改善老年生活品質,醫療照護、遠距監測以及陪伴安慰的相關產品越來越多。
- 為了解決員工住房難的問題,Google、Facebook、Apple等科技巨頭著手開發房地產,為員工打造居住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