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使用者經驗相關資源的 uxdesign.cc 回顧 2015 年 UX 設計,歸納出 2016 年的10項趨勢:
- 設計重心已不在UI,主要原因如下
- 現有的瀏覽器和作業系統已建立一套成熟的視覺語言及互動模式,再加上扁平化設計的流行,導致所有介面看起來都很相似。
- 現存的互動模式已經很齊全,設計師更關注的是如何以使用者熟悉的方式來完成新任務。
- App已經不是接觸使用者的最後一哩,透過提醒或通知讓使用者提前決策會更有效率。
- 新型態的互動不一定需要新介面,新服務可藉由原有的介面來協助使用者完成任務,例如:Facebook智慧助理透過Messenger app就能服務使用者。
- 設計師們越來越需要更有效率的原型設計工具,靜態版面已無法滿足測試實際互動細節的需求,工具推陳出新,但目前仍無一套工具可以全面性解決問題,期望2016年能出現可檢測完整體驗的工具。
- 為了讓使用者第一時間就能找到想要的資訊,而不是出現一堆選項令人毫無頭緒,設計師們開始依據時間來規劃線性的互動體驗,從「任何時候都能呈現所有資訊」變成「在對的時間提供對的資訊」。
- 使用者體驗的概念在企業內無所不在,當產品開發的每個環節都導入體驗設計時,UX 設計師一方面扮演更偏向協調各單位工作的關鍵角色,另一方面可更聚焦於內容策略、使用者研究、易用性或互動設計等專業領域。
- 企業成為新一代的UX部落客,熱門文章不再是由領域專家所主導,好處是組織的觀點能夠比個人更全面,壞處是相關文章變成了企業行銷新手段,反而模糊了推廣或改善UX設計的初衷。
- 企業資訊架構從單一管道演變為全面性內容策略,一間公司可能透過不同的社群平台、影音頻道、通訊軟體來對內或對外溝通,重點是要有專人管理這些資訊該如何發布、在哪裡發布,對內容策略進行完整規劃。
- 新體驗在於「人」聯網而非「物」聯網,智慧化的重心應該是重新設計人們早就在使用的物品,來解決他們碰到的問題,不必端出新硬體來強迫人們改變使用者行為 (例如:犧牲易用性換來新奇感的智慧手錶)。
- Slack重新定義了線上交流形式,全世界的UX相關工作者開始在Slack上建立頻道討論專業知識或閒聊。Slack比以往通訊平台更適合交流的特點在於自選頻道可專注於想探討的主題、即時交流可引發新型態的社群參與 (例如:大人物上線開放提問對談)、以工作溝通為主的體驗設計。
- 設計重心從介面改良回歸到「人」的體驗本質上,必須更重視使用者研究來找出人們真正在乎的問題,期望新的一年有更好的方法讓使用者研究與設計過程深度整合。
- 回顧2015年的經典案例:
- 最佳專案
The United States design standards - 最佳產品
Uber, for the tailor-made ux for different markets - 最佳Twitter名言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 I did A/B testing to see which one had higher ad clickthroughs.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Dan Saffer) - 最佳關鍵字
Machine Learning, the new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點擊數最高的連結
Why are Apple’s products so confusing?, by Don Norman - 最佳影像
Organizational Charts for Tech Companies, via @gaitha - 最佳部落格
A list apart, for its consistency and high-level quality standards - 最佳工具
Lookback.io - 最佳演說
Leah Buley: The Modern UX Organization - 最佳書籍
Intertwingled, by Peter Morville
- 最佳專案